一次宴饮中,丈夫们对妻子充满了意外的发现。出于寒衣税的问题,县衙成了众民怨诉的焦点。许清嘉思索后想到一个替代方案——鼓励农民开垦荒地,春耕结束后,荒地收益归官府,以此弥补财政不足。朱县令采纳了他的建议,但实际上是将他推向了矛盾的中心。许清嘉对此毫不知情,自信满满地接下任务。永寿却将他引至西郊,那里是全县最凶恶的“刁民”聚集地,衙役也曾被殴打。幸好高正及时赶到,救出了许清嘉。尽管高正救了他,但他并不支持高正的暴力手段,反而让高正感到厌恶,认为这是读书人的伪善。高正作为武官,坚持朝廷律法,维护社会秩序,即使心中有怨,也不能随意殴打朝廷命官,否则人人都可能造反。两人政见不合,高正不愿多谈,临走前告诉许清嘉,西郊民怨的根源是迟文俊的横征暴敛,警告他尽快离开上庸县。腊梅买菜回来发现永寿鬼鬼祟祟,告诉了胡娇。胡娇换了衣服,拔刀追去,意外捡到他的面罩。许清嘉回来后,胡娇告诉他今天的事,觉得高正的话有真有假,但立场肯定不同于朱县令。胡娇重提母亲教诲,希望能给许清嘉启示。当晚,许清嘉梦见父亲去世后,许多百姓在府外痛哭,他发誓要做一个像父亲那样的好官。第二天早上,许清嘉醒来后,想去给胡娇盖被子,却发现她已经睡着,不禁心动。胡娇迷迷糊糊地伸手抱住了他,嘴里念叨着小狗的名字,醒来后,自顾自地说梦见找回了走失的小狗,没注意到许清嘉的异样。许清嘉去衙门办公,胡娇闲逛集市,看到猪肉摊子,主动提出帮忙,仅用四十文钱就解决了一桩小案。许清嘉不认同这种做法,惹恼了胡娇,回家路上买了糕点。虽然胡娇收下了糕点,但不让他进屋休息,许清嘉只好独自在院子里弹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