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鲁生告诉大家,只要裘大炮愿意留守,就将孙子过继给他,改姓裘。其他士兵也同意留下,即便战死后无名。杨春早和黄子荣站出来,承诺用笔写出他们的勇气,每一位留下的士兵都是抗日英雄。裘大炮违抗军令,选择留下。宋鲁生请杨春早给孩子取名,杨春早取名为裘卫宁。裘大炮因此有了孙子,不再担心裘家无后。黄老夫人病重,咳血却藏起手帕。黄子荣送药时,黄老夫人与他谈论宋鲁生劝说裘大炮留下的事。黄老夫人认为宋鲁生有远见,两家百年恩怨应在他们这一代结束。黄老夫人叫来杨春早,单独与他交谈。杨春早出来后,说老夫人想听戏,精忠报国。吴兴安去找一片云,老夫人邀请她去黄家听戏。黄子荣和一片云坐在老夫人两侧,老夫人握住他们的手,微笑离世。济宁城守城艰难,裘大炮起初占优,但日军炮火猛烈,他们艰难挺过一天,损失惨重。侯立人写了欢迎标语,济宁城未失守,他已开始欢迎日军入城。战斗后士气低落,已有逃兵被枪毙,但仅靠杀不能解决问题。黄子荣提出,带头拿出家族宗谱。杨春早劝说宋鲁生带头,众人纷纷效仿。第二天,日军炮击济宁城,裘大炮牺牲。黄子荣、杨春早和宋鲁生等人含泪向济宁城门跪拜,祭奠英烈。日军入城,侯立人竟带鼓队欢迎。他慌忙解释自己未参与抵抗,都是黄子荣和裘大炮负责。日军大佐武田和中佐春野让侯立人带他们去河神庙,参观后,武田询问侯立人是否愿为日本效力,侯立人欣然答应。武田让侯立人担任维持会会长,负责为日军提供钱粮,收集抵抗人员情报。次日,武田要祭拜济宁城河神,需侯立人请来有头有脸的人,讲述中日亲善和共和。日军还要求侯立人找来石匠。